
抗戰時代汪偽政府統治下的上海十里洋場,發生瞭一樁驚心動魄的“諜對諜”事件。美貌的國民黨中統女特務鄭蘋如謀刺汪偽特工頭子丁默村未遂而壯烈犧牲。作家張愛玲根據這段真實事蹟創作瞭《色,戒》,不過將男女主角改名換姓,並把內容予以故事化和小說化。李安改編自張著的電影《色,戒》使鄭蘋如(王佳芝)和丁默村(易先生)重現人世,同時亦引發瞭華人社會對汪精衛政權的好奇與興趣。
有些文學史家說,張愛玲的《色,戒》題材來自於她的前夫鬍蘭成,因鬍曾是汪精衛的文膽,又在汪政權做過行政院法制局長和《中華日報》總主筆,應熟悉鄭蘋如事件,但張愛玲本人從未透露她的故事來源。實際上,最早把鄭蘋如謀刺丁默村事件公諸於世的是五、六十年代旅居香港的汪政權老人金雄白。金氏以硃子家筆名在《春鞦》雜誌上連載《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頗受海內外的重視。後來《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結集六冊出書,風行一時,日本亦將此書譯成日文,改名《同生共死之實體——汪兆銘之悲劇》。《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已被公認為有關汪政權的一部經典之作,此書是由香港吳興記書報社印行,現已絕版,數年前台灣曾出現重印本。
金雄白(一九零四——一九八五)為江蘇青浦(今屬上海)人,是個資深媒體人,一九三零年即任南京《中央日報》採訪主任,亦當過律師。一九三九年投靠汪政權後,歷任法制、財經方面多项職務,并曾任《中報》總編輯。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以漢奸罪名被捕入獄,一九四八年獲釋,翌年移居香港,此後卜居香港與日本,一九七三年曾創辦《港九日報》,一九八五年一月五日病逝日本,除了《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另著有《記者生涯五十年》(上下冊)、《黃浦江的濁浪》、《亂世文章》(五冊)、《女特務川島芳子》及《春江花月痕》等。
七十六號特工總部
金雄白說:“汪政權的一幕,是時代的悲劇。而重慶與汪方的特工戰,非但是悲劇中之悲劇,卻又是悲劇中的滑稽劇。”三十年代末,汪政權在上海極司斐爾路七十六號成立特工總部,從此,“七十六號”成為人人聞之色變的殺人魔窟。主持七十六號的兩個高級特工李士群(一九零七年生)和丁默村(一九零三年生)早年曾是共產黨,叛黨後加入國民黨,再投靠汪政權。李士群組建汪政權特工機關時,邀丁默村參加,丁大李四歲,特工經驗豐富,但丁、李兩人權鬥不已。
一九三七年七月號(一百三十期)上海《良友》週報封麵人物是個艷光照人但名不見經傳的“鄭女士”,不僅讀者不知鄭女士為何許人,即連編輯亦不清楚。雜誌出版一個多月後,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常務委員、調查統計室負責人陳寶驊(陳果夫、陳立夫的遠房姪兒),在一次社交聚會上結識瞭正就讀上海法政學院的鄭蘋如。陳寶驊想盡辦法吸收鄭女為國民黨中統(另一特工系統為軍統)特務,鄭女終於答應,成為中統在敵偽地區最有價值的女特務。
鄭蘋如當時還不滿二十歲(一九一八年生),她是浙江蘭溪人。父親鄭鉞,留學日本法政大學,老同盟會員,是於右任的好友;鄭鉞留日時與日本女子木村花子(後取中國名字鄭華君)結婚,育有三女二子,鄭蘋如排行老二,上有一姊,下有兩弟一妹。鄭鉞曾執教復旦大學,做過律師,歷任江蘇、山西和福建等地高等法院檢察官,一九三八年兼任最高法院上海特區法庭檢察官。
鄭家於一九三五年年初搬進上海呂班路萬宜坊八十八號(萬宜坊即今重慶南路二零五弄),著名出版家鄒韜奮亦住於此弄。鄭蘋如加入中統後,最早的任務是利用其流利日語以及日本關係搜集高層情報。鄭蘋如活躍而又能幹,她首先獲悉汪精衛即將投靠日本的情報。一九三八年八月,鄭女從日本首相近衛文磨的談判代表早水親重那裡聽到“汪氏將有異動”消息,立刻由她的直屬上司嵇希宗電告重慶;同年十二月再急電重慶,但重慶方面未予重視。直至十二月二十九日汪精衛出走河內,發表“艷電”,重慶纔意識到鄭蘋如的價值。
鄭蘋如工作積極,立功心切,她利用機會“勾引”正在上海的日相近衛的兒子近衛文隆,甚至動起綁架的念頭。近衛文隆曾在一九三八年年底“失蹤”四十八小時,日本特工軍警大為緊張,原來是被鄭蘋如藏起來。此次失蹤事件後,日本特工開始注意鄭女的活動。中統亦在此時指派鄭女與七十六號頭子丁默村週旋。
金雄白說:“在汪政權中,太多醇酒婦人之輩,而‘七十六號’的特工首領丁默村,尤其是一個色中餓鬼,他雖然支離病骨,弱不禁風,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但壯陽藥仍然是他為縱欲而不離身的法寶,他當年與女伶童芷苓的繾綣,早成公開秘密,而鄭蘋如間諜案,更是遐邇宣傳。”丁默村曾任上海民光中學校長,而鄭蘋如曾就讀該校,鄭女即利用此“師生之誼”接近丁氏。一九三九年冬,中統急於剷除丁默村,下令鄭女早日動手。一日,鄭曾邀丁氏至她家小坐,中統特工準備動手,但座車駛至鄭宅門前,丁氏婉拒上樓,失去良機。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丁默村在滬西朋友家吃飯,電邀鄭蘋如赴會。吃完飯,丁說要去虹口,晚上與週彿海和日本特務影佐禎昭有約。鄭女與丁同車,在車上鄭女突要求丁氏陪她去靜安寺路與戈登路(今江寧路)的西伯利亞皮貨店買一件皮大衣,算是送她的聖誕禮物。車到靜安寺路一一三五號西伯利亞皮貨店門口,丁陪鄭進去,鄭在挑大衣時,丁突將一疊鈔票扔在櫃檯上說:“你挑吧,我有事先走。”立即從另一道門衝出去,奔嚮座車。在街上等候的中統特工沒想到丁氏會這麼快出來,丁氏衝進防彈車內,特務匆忙中嚮座車開槍,惜為時已晚。鬍蘭成說,丁氏是在進店內時看到兩個形跡可疑的人,心裡起疑纔立即打退堂鼓。
瞧”鄭蘋如長得什麼模樣後,一致要求殺掉這個“妖精”。這群悍妻包括丁氏妻子趙慧敏、李士群之妻葉吉卿和吳世寶之妻佘愛珍(佘愛珍後在日本與張愛玲前夫鬍蘭成結婚),後來連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和週彿海之妻楊淑慧等一群“漢奸婆” 也都跑到七十六號去看落難的鄭蘋如。主張殺鄭最力的是丁妻趙慧敏。鄭女臨難不屈,林之江(後逃至香港)在獄中多次企圖污辱鄭女而未達目的。一九四零年二月一個黑夜,林之江把鄭女帶至滬西中山路旁荒地開了三鎗,鄭蘋如死時實歲纔二十二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